24条硬核措施来了!云南将打造100个旅居试点做实“旅居云南”新品牌
掌上春城讯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的若干措施》,将通过做实“旅居云南”新品牌、举办系列文旅活动、实施惠民让利政策等8个方面24条措施,打造云南旅游消费升级版。

一、做实“旅居云南”新品牌
(一)丰富“旅居云南”产品供给编制“旅居云南”发展规划,制定标准体系,推出正负面清单,加快发展乡村旅居等8大旅居业态。遴选打造100个旅居试点,推出一批示范项目。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开发旅居民宿、户外露营等多样化旅居产品。建设旅居新型文化空间,推动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模块化”植入旅居村(社区),支持旅居群体参与新型文化空间建设经营。
(二)建设“旅居云南”消费集聚区支持昆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优先建设旅居民宿酒店等。发展一批“旅居云南”消费集聚区、特色步行街,推动“彩云市集”进入旅居村(社区)。引导经营主体利用闲置房屋推出小户型、强配套、嵌入公共文化空间的旅居房。鼓励企业在旅游淡季打包运营酒店民宿的空置房,发展旅居业。在全省酒店电视设置“旅居云南”开机页面,让游客感受云南诗意山水、烟火乡愁。
二、举办系列文旅活动
(三)举办文旅消费季活动利用寒暑假、国庆节、春节等组织各类商旅文体消费季活动1000场以上。在旅游淡季推出景区景点、酒店民宿等的优惠套餐,引导游客错峰出游。对特殊人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景区门票减免政策。
(四)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四季村晚”等文化惠民演出4000场以上。推动特色非遗进景区、进商圈、进街区、进旅居点,打造全省非遗工坊统一品牌。省级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和有条件的州(市)公共文化场馆在重大节假日每日延长开放1.5小时,推出一批高品质特色展览。
(五)强化文旅宣传开展“小城(烟火乡村)计划”“一季一主题”“花开四季‘香’约云南”等深度游宣传推介活动,推出100个“宝藏小城”和“烟火乡村”。推出“旅居云南”小程序和数字地图,提供信息查询、交易支付、导览导航和定制化服务。开展“旅居云南大家拍”“旅居故事大家讲”宣传活动。
三、实施惠民让利政策
(六)推出商旅文体消费惠民政策统筹商旅文体资源,按季度发布促消费活动清单和惠民政策;鼓励旅游景区、非遗工坊、商业街区、酒店民宿、体育场馆等创新文旅消费场景。鼓励州(市)推出商旅文体消费券,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统筹既有资金对州(市)给予一定补助。优化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和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审批流程,安全可控提高发售票数。推行巡演项目首演地内容审核负责制,落实“一次审批、全国巡演”。
(七)加强政企联动促消费加强与在线旅行社(OTA)平台合作,利用平台大数据,针对“一老一小”、青年群体,推出亲子游、避寒避暑游、研学游等定制化产品。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OTA平台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等入境游客集散地为国际旅客提供外币和国际信用卡支付受理、多语种购票、一站式转机等便利化服务。
(八)开展“百城百区”“百城千站”活动开展“百城百区”文旅促消费活动,鼓励银联、银行等机构对住宿、餐饮、门票、文创、娱乐等消费给予优惠。实施“百城千站”文旅促消费行动,打造一批自驾游驿站,为自驾游客提供加油满减、高原免费供氧、代驾租车救援等增值服务。
四、深化文旅业态培育
(九)拓展“体育+旅游”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组织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打造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和“三江并流”国际探险公园,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十)扩大“商业+旅游”举办彩云购物节,推出“滇味生活”美食旅游地图和“食在云南”体验游线路,组织“云品出滇”。组织成品油零售企业举办“你去游·我送油”“有风之旅跨省游”等促消费活动。促进国货潮品消费,举办云南“老字号嘉年华”系列活动。依托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经济地标商圈、旅游景区等打造50个以上夜间文旅消费新场景。
(十一)创新“科技+旅游”启动重点文物、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完善云南文化资源数字资产保护和利用机制。鼓励旅游景区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推出一批文旅数字化创新示范点。完善公共文化云平台功能,加快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推动文化场馆拓展智能导览、数字展陈、云端阅读等科技服务。
(十二)创意“影视+旅游”实施“百星百景—电影旅程计划”“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微短剧里看非遗”等行动。发布“循迹银幕—漫游云南主题攻略”,推出100个以上影视旅游打卡地。鼓励旅游景区采取门票减免、创作补助等措施吸引优秀的影视和短剧短视频创作团队来云南开展创作,将口碑佳、点击率高的云南IP影视作品、短剧短视频纳入文艺精品奖励范畴。
(十三)做优“温泉+旅游”发布云南温泉医康养地图,加快温泉旅游产品转型提质,建设一流的温泉旅游目的地。打造特色温泉主题度假区,推出“温泉+文化、康养、美食、健身”等特色体验项目100个以上。
五、创新文旅消费场景
(十四)开行旅游列车开行北京、上海、厦门等城市至云南的旅游主题列车,打造品质型、舒适型、普惠型银发旅游列车,推出花开四季、茶咖小城、文化遗产等列车旅游专题产品。深度开发中老铁路、滇越铁路旅游资源,持续打造“星光·澜湄号”跨境旅游列车、“象往号”省内环线旅游列车等品牌。推出“一价全包”列车旅游模式,鼓励各地配套推出“动车票+景区门票、酒店、租车”等一站式服务。
(十五)深化航空旅游依托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以及丽江三义国际机场、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等干线机场构建“空港文化会客厅”,推出一批机场非遗文博体验空间,利用机场广告牌开展文旅公益宣传。打造“旅居云南”主题航班,联合航空公司推出“随心飞”套票、次卡,联动旅游目的地推出“机票+酒店、景区、租车”等优惠组合套餐。为经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中转旅客提供优惠票价和增值服务,提升旅客入滇中转量。建设昭通大山包、怒江大峡谷等低空旅游基地,有序开发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新产品。
(十六)拓展公路旅游对怒江美丽公路、国道219线云南段、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公路等30条以上特色旅游公路沿线服务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支持“四好农村路”城乡客运向重点旅游景区延伸,打造一批“旅游风景路”,推进“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给予每县300万元一次性资金奖励。实施“百车进百县”计划,开发“宝藏小城”“烟火乡村”等主题自驾精品线路,推出新能源汽车、房车无障碍旅游示范区和自驾营地100个以上。
六、加快发展入境旅游
(十七)优化入境旅游产品供给针对海外游客入境旅游多样化消费需求,推出一批冰雪游、民族文化游、户外运动游等主题线路。开发京滇、沪滇、闽滇、浙滇等“一程多站”入境旅游产品线路。加快培育昆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在具备条件的城市口岸申报开设免税店,支持更多优质商户申报成为离境退税商店,推广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十八)提升入境旅游服务保障水平用好用足240小时过境免签、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西双版纳免签等政策,深入研究解决制约因素,推动全省入境旅游健康发展。针对入境游客“知晓难、支付难、交流难、预约难”,编制多语种入境旅游指南,建设一批入境旅游便利化服务试点。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丽江三义国际机场、磨憨铁路口岸等重要入境交通枢纽设立国际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七、释放职工消费潜力
(十九)鼓励扩大职工消费鼓励基层工会拓展会员会费使用范围,用于组织会员观看电影、文艺演出、体育比赛,购买公园年票、旅游景区年票,开展春秋游等。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单位和职工将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弹性错峰休假。
(二十)丰富职工消费供给推出一批跨区域旅游景区、公园年票,鼓励职工和居民扩大文旅消费。
(二十一)深化工会疗休养合作推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山水之间‘工’疗身心”工会疗休养活动。积极扩大工会疗休养合作范围,将职工疗休养纳入消费惠民政策支持范围。
八、优化政策与消费环境
(二十二)创新金融服务推广“旅居贷”“云驿贷”“七彩民宿贷”等普惠金融产品,加大对文旅小微企业信贷支持。鼓励商业银行面向游客发行“旅居云南”等文旅主题银联卡和“旅游e贷”等消费金融产品,优化消费分期、利息优惠等措施。创新金融措施,以更大力度倾斜支持旅游景区强基焕新、文旅产业升级。支持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组建旅游高质量发展基金,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
(二十三)强化财政支持支持加力扩围实施文旅领域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文化和旅游行业的事业单位公益性项目支持比例最高为核定总投资额的80%。规范管理并加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符合条件文旅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文旅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二十四)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深入开展旅游服务创优提质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百日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强制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高质量组织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办好服务游客10件实事。紧盯重点文旅场所、娱乐设施等,优化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确保文旅市场安全有序,为文化旅游消费繁荣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省政府官网、昆滇经济
责编:黄璐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