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博会里的包头范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8 15:48:00    

包头日报 2025年7月28日3版


深读 | 文博会里的包头答卷

以文为脉绘就文化繁荣新图景

近日,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落幕。包头通过“包头文脉、包头文旅、包头文创”三大板块,展示了我市鲜活的文化实践、多元的产业成果与创新的发展理念,生动勾勒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鲜活图景。

文脉铸魂 溯源包头文化记忆

包头,这座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城市,始终流淌着深厚的历史文脉。红色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工业文化在此交响共鸣,而活化利用闲置资源的实践,让沉睡的文化遗产成为流淌在城市肌理中的生命力,见证着这座城市赓续文脉、传承文明的坚实步伐,勾勒出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底色。

草原文化是包头最鲜明的文化基因,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在这片土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亚洲最大的城中草原赛汗塔拉,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城市中央,“城在草原中,草原在城里”的独特风貌,让包头成为名副其实的“鹿城”;春坤山的高原草甸四季如画,夏季绿草如茵、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尽显草原生态的多样之美;这些草原文化景观共同勾勒出包头灵动的草原城市底色,彰显着与自然共生的独特魅力。

千年文明的积淀在包头大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长城文化便是璀璨篇章。固阳秦长城与赵长城,是阴山山脉间跳动的历史脉搏。秦长城绵延95公里,烽燧障城林立,承载着蒙恬北逐戎狄的壮阔史诗,如今化身国家文化公园,步道串联古今,让千年石龙焕新颜。赵长城遗迹勾勒出战国风云,见证着古代边塞的攻守兴衰。二者以砖石为笔,书写北疆文明密码,在保护活化中成为彰显包头历史厚度与文化魅力的文旅地标,让长城文化在岁月中生生不息。

秦直道起点广场、怀朔故城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与开发,正着力打造兼具历史底蕴与文化特色的文旅地标,让古老遗存在保护与活化中成为彰显地方文化的新支点。

文化产区

活化利用闲置资源,是包头传承文脉、激活遗产的创新实践。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对老旧街区的保护性改造,以古色古香的建筑、传统商铺与场景雕塑,生动还原了晋陕移民背井离乡共建家园的奋斗历程;“齐心协力建包钢”工业遗产活化项目中,老厂房、旧设备与影像资料共同诉说着各族儿女在荒原上建起钢铁企业的火红岁月,让工业遗址成为弘扬“包钢精神”的教育基地;“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动人故事在“石榴花开”主题园温情呈现,闲置场地通过雕塑、影像等形式,将牧民养育孤儿的大爱历程转化为红色文化传播的新平台。这些实践不仅浓缩了包头的历史文化底蕴,更诠释了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生动成果。

当代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让包头的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活力。自治区首家地市级文学馆——包头文学馆,依托闲置空间改造升级,馆内的书籍文献、影像资料与《鹿鸣》杂志,成为记录城市文学记忆的重要载体;全国首个鲁迅文学院教学实践点、自治区首个国家级“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的落地,为文化创新注入新动能,文学沙龙、艺术展览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吸引着众多文艺工作者扎根创作。


文旅兴业 激活包头融合动能

包头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焕发出现代活力,让来访者真切感受到从“看风景”到“品生活”的文旅升级蜕变。

闲置资源活化是包头文旅创新的核心抓手,老空间在创意赋能下焕发新生机,催生出多元文旅业态。“天下黄河第一村”从昔日的画匠营子村华丽蜕变,依托黄河独特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打造成为集黄河景观观赏、民俗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让黄河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鲜活呈现;“春风十里”主题街区通过对老建筑的保护性改造,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引入特色餐饮、文创小店与艺术工作室,唤醒城市记忆的同时推动旅游从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包棉1958”将老纺织厂的工业遗址赋予新内涵,高大厂房变身工业博物馆与文创空间,老旧设备成为独特的景观装饰,让工业遗产讲述纺织业的岁月故事;“大发1913”历史街区则转型为“文化+商业+体验”的网红打卡地,复古街道、特色商铺与街头表演交织,让游客在逛街休闲中触摸老包头的历史肌理。这些活化实践让工业遗产与历史建筑成为讲述城市故事的鲜活载体,为文旅注入独特魅力。

文旅产区

品牌文化活动如璀璨星光,点亮包头文旅新场景,彰显出多元活力。连续两年举办的中国·包头艺术博览会,汇聚了各类艺术作品与创意活动,让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走进寻常生活,滋养城市审美;黄河合唱周上,来自各地的合唱团在黄河岸边放声高歌,用旋律礼赞母亲河的磅礴与文明的厚重;包头马拉松赛事穿越城市核心区、公园与黄河沿岸,让参赛者在奔跑中感受城市风光与活力;黄河观凌周让游客在寒冬领略黄河冰凌的壮阔奇观,晶莹冰凌与滔滔河水构成冬日独特景致;而精彩的城市演唱会则点燃夜晚激情,流行音乐与都市烟火气交融,展现现代包头的开放包容。这些活动串联起春夏秋冬的文旅场景,绘就出活力四射的都市图景。从“跟着文博游包头”到“跟着赛事游包头”,包头正以创新姿态让文旅资源活起来、火起来。

此外,我市推出的六大主题旅游线路精准对接不同需求:追寻红色足迹、驰骋草原风光、探秘自然奇观、漫步黄河之畔、品读历史古韵、体验工业魅力。每条线路都是一段独特的文化旅程,让游客在包头感受独特的文化魅力与蓬勃的城市活力。


文创破圈 释放包头产业价值

包头文创以“工业的身体、文艺的灵魂”为独特气质,将工业基因、非遗技艺与地域特色相融合,在“以文兴产”的实践中释放出强劲的产业价值,让文化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工业与生活的桥梁。

“硬核制造转文化符号”是包头文创的核心方向,依托深厚的工业底蕴与“世界稀土之都”的优势,工业元素在文创领域焕发新生。包钢、北重等龙头企业深挖工业历史内涵,推出的工业主题文创产品独具特色。产品将重工业的硬核记忆与文化创意巧妙结合,转化为可触摸、可收藏的文化符号。中科陶瓷、西口后人剪纸等作品展现了稀土材料的创新应用,稀土元素让陶瓷色彩更绚丽、剪纸图案更细腻,高科技与传统艺术的碰撞,诠释着工业城市的文化新表达,为文创注入科技活力。

文创产区

非遗文创的创新传承为包头文创增添了细腻温润的气质。计氏羊皮画承载着千年历史记忆,在坚守选皮、鞣制、绘画等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让古老技艺与当代生活接轨,成为讲述包头故事的生动载体。铁花文创产品则巧妙融合工业与地域特色,以传统铁花技艺为根基,借鉴工业设计理念,打造出装饰品、实用器皿等系列作品,凝聚着创作者的巧思与匠心,让工业城市的浪漫在金属光泽中静静流淌。

观众购买包头文创产品

特色风味文创从味觉维度勾勒出鲜活的包头印象,让文化记忆可品可藏。徐氏非遗杏干传承地道工艺,成为舌尖上的文化记忆;曲迷酸奶保留老包头的传统发酵工艺,口感醇厚绵长,包装上的城市元素更添情怀;印有秦长城、赛汗塔拉等城市地标的文创雪糕,用清凉甜爽传递着鲜活的城市记忆,让味觉与视觉共同编织出独特的包头印象。这些元素,被转化为“带得走的包头记忆”,让文化脉络可感可触。


锐评

文化为钥

解锁包头的多元活力

包头以“文脉铸魂、文旅兴业、文创破圈”为脉络,生动诠释了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深层逻辑。从历史文脉的系统梳理到文旅资源的创新转化,再到文创产业的价值释放,走出了一条工业城市的文化创新之路。

在文化发展实践中,资源活化利用成为鲜明特色:工业遗址变网红地标,老旧街区成文化载体,历史遗存焕新生机,让“沉睡”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文旅融合的实践同样可圈可点,从主题线路到品牌活动,从沉浸式体验到特色文创,构建起“可观可感、可游可品、可带走”的文化消费场景。

这份实践证明,文化不仅是城市的灵魂,更是发展的引擎。包头以文化为纽带,串联起历史与当下、工业与生活、传统与创新,既守护了文化根脉,又激活了产业活力,让多元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勾勒出一座工业城市文化繁荣的鲜活图景。

文/图 记者:曹瑾

相关文章

文博会里的包头范儿!

2025-07-28 15:48:00实时讯息

“泉炬手”万肇平:传递泉水,更是一场与泉水文化的深度对话!

2025-07-27 15:24:00实时讯息

10万观众共赴“鸡架狂欢”!2025沈阳第四届鸡架美食嘉年华启幕,老北市烟火气里品城市韵味

2025-07-27 09:53:00实时讯息

让世界聚焦海南:外国博主的跨国传播如何赋能海南文旅

2025-07-25 10:12:00实时讯息

免费开放,FIRST艺术展有亮点

2025-07-23 10:46:00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