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用餐安全新规施行 重庆中小学执行情况如何?记者探访
新重庆-重庆日报消息,4月15日,《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按照《规定》,单位食堂、承包经营企业、供餐单位应当依法配备食品安全员;每餐次平均用餐人数300人以上的幼儿园食堂、每餐次平均用餐人数500人以上的学校食堂等,应当配备食品安全总监。
这些相关规定,重庆中小学(幼儿园)执行得如何?对于学校食堂安全,重庆又有哪些实招?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多数学校配备了食品安全员
15日早上5点,天色未明,两江新区重光小学食堂门口的验收区域已是一片忙碌——
两名工人正从冷链车上卸下一筐筐蔬菜和肉类,三名戴着口罩和帽子的工作人员,手持采购单,逐一核对食材并过秤。食品安全员吴开玲则负责检查肉质等,只见她戴上手套,先看色泽,再轻捏弹性,又凑近嗅了嗅气味。

4月15日,两江新区重光小学,食品安全员吴开玲在食堂巡检。记者 李周芳 摄
验收完食材后,吴开玲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做农残检测。早上7点左右,她准确地称量了2克白菜叶和2克萝卜皮,将它们分别装入试管中,并加入缓冲液摇匀备用。接着,加入酶和显示剂、放入37摄氏度的恒温水……吴开玲的动作十分娴熟。
3分钟后,检测结果显示,白菜和萝卜的抑制率和吸光度均符合标准,吴开玲确认数据无误后,将结果记录在案。

4月15日,两江新区重光小学,食品安全员吴开玲正在做农残检测。记者 李周芳 摄
吴开玲是重光小学聘请的专职食品安全员。“从2020年起,学校就配备了食品安全员。”学校副书记贺佳介绍说,自己是学校的食品安全总监,对食品安全工作承担全面管理责任。除吴开玲外,学校另有2名食品安全员,分工各不相同。
记者走访了解到,除重光小学外,重庆多数学校都配备了食品安全员和食品安全总监,且分工明确。铜梁区立心小学副校长兼食品安全总监胡在胜介绍,学校食堂实行智慧化管理,该校食品安全员每天都会通过网络检查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运行状况,及时处理AI智能识别出的不规范行为以及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安全总监则负责食堂的安全管理。重庆南开68中还公布了食品安全总监的电话,鼓励大家监督。
落实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
除食品安全员和食品安全总监外,我市大多数中小学还建立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工作制度,让食品安全理念融入日常。
在大渡口区重庆市第95初级中学佳兆业校区,食品安全员吴智强的抽屉里整齐地摆放着三个“账本”,分别是《食堂管理日常巡查记录》《食品安全周排查记录表》《食品安全月调度会议纪要》。

重庆市第95初级中学校佳兆业校区的食品安全记录本。受访者供图
4月15日上午10点整,吴智强像往常一样来到食堂进行巡检,“头发不要露在外面,口罩戴好”“菜要先用盐水泡15分钟,记得清洗三遍”“生熟食的菜盆一定要分开”……在巡查烹饪间时,他一眼就发现装盐的盒子标签脱落了,当即提醒:“赶紧贴起来,要是不小心弄错调味品,可就麻烦了。”紧接着,他又补充道:“花椒面上的标签也有些模糊不清,一并更换。”食堂工作人员立即对标签进行了更换。完成食堂巡视后,吴智强回到办公室,拿出《食堂管理日常巡查记录》,在“发现问题”一栏写上“调味品标签脱落”,在“修改建议”一栏写上“立即整改”。

重庆市第95初级中学佳兆业校区,食品安全员吴智强正在验收蔬菜。受访者供图
《食品安全周排查记录表》用于记录上周问题整改进展及下周管理预测。每月最后一天,吴智强还要填写《食品安全月调度会议纪要》,即依据月调度会议以及每周四次例会情况,反馈上月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并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记者走访了解到,我市不少学校也就食品安全管理拿出了“实招”:秀山育才中学每周都会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大渡口钢花小学校长与食堂全体工作人员签订岗位责任书,明确岗位职责和食品安全要求等。
家校协同守护“盘中餐”
校园食品安全,离不开家校协同守护。
渝北区龙兴幼儿园就成立了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以下简称膳食家委会),让家长从校园食品安全的“旁观者”变为“监督者”。“膳食家委会成员每周都会走进学校,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营养均衡等进行定时或突击检查。”该幼儿园党委书记、园长颜璠说。
“除了监督食品安全,学校膳食家委会和家委会的家长还会参与食谱制定。”颜璠说:“前不久膳食家委会和保健医生合作推出的‘番茄滑蛋牛肉盖饭’就很受欢迎。这道菜不仅兼顾了营养科学配比,而且口味酸甜鲜香,孩子们吃得精光。”

渝北区龙兴幼儿园的孩子正在用餐。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我市北碚勉仁小学、重庆科学城富力南开小学校、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等多所中小学也设立了膳食家委会,学校定期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食材采购、加工制作、餐具消毒等环节的监督工作,把好“入口第一道关”。
原标题:食堂用餐安全新规施行 我市中小学执行情况如何?记者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