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交响助丰年 黑龙江省公安机关全力护航春耕生产

春耕现场。

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反诈宣传。

普及交通安全知识。

走进辖区农资商店开展安全检查。

志愿者服务队服务农户。

为农用车辆张贴反光标识。

以案说法教反诈。

大型机械入田耕作。
□刘雪晴 本报记者 蔡韬
春回大地,冰雪初融,春耕的序曲正在黑土地上悄然奏响。从调解一垄耕地的纠纷到守护一粒种子的安全,从走村串户的普法到助力春耕生产的全方位护航,黑龙江省公安机关以实际行动,和着温暖的春风,弹奏着温情洋溢的“农忙交响曲”。
年初以来,黑龙江省公安机关校准“农时警务”节点,在黑土地上精心织就“全链条防护、全要素服务、全时空治理”三色护农网。以“源头治理、网格防控、智慧赋能、民生服务、联动共治”为抓手,传统警务穿透茧壳、破出新芽、舒展成林,实现向智慧警务、多元共治转型升级。
在省公安厅治安、交警、食药环侦、刑侦等多警种部门的联合引领下,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全面启动“春耕警务”模式。广袤的黑土地上,警务前移的脚步丈量着田垄的经纬,阵地前移的岗哨守护着播种的晨昏……“田间警务”在春意盎然的春耕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农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全与便利。
从严打涉农违法犯罪到强化立体宣传防范;从创新矛盾多元调解到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再到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在保农、护农、利农上下足功夫,将平安的种粒精准嵌入黑土肌理,让种子在法治的阳光下安然萌发,以藏蓝底色晕染春耕画卷的留白处,共同勾勒出一幅壮阔的春耕长卷。
重拳清源 筑牢农资“安防线”
“我们通过全链条排查整治、闭环式打击治理,就是要让农户们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维护春耕备耕生产安全和农民切身利益。”海林市公安局食药环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海林市公安机关会同农业农村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开展“亮剑护农”专项行动,对全市农资市场展开全方位执法治理,在农资生产、销售、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全域打击与重点整治,持续净化农资市场这片土壤,为农业生产营造良好环境。
穆棱市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民警深入剖析农资领域犯罪的规律特点,秉持“打早打小”原则,强化大案专办。对发现的制售假劣农资犯罪线索迅速核实,对涉嫌犯罪的案件第一时间启动立案侦查程序,做到快侦快破、快诉快捕,以雷霆手段打击犯罪行为。
哈尔滨、大庆等地公安机关针对农忙时节发案量可能增多的态势,广辟线索来源,加强区域性协作,大力缉捕逃犯,严厉打击和严密防范“两抢一盗”、纵火、毁坏大棚秧苗等违法犯罪活动,全力侦破涉农案件,为农忙保驾护航。
五大连池市公安局、逊克县公安局紧盯“坑农害农”这一突出问题,依照“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的侦办要求,严厉打击种子套牌侵权、化肥有效成分不达标、农药非法添加隐性成分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每一种农资产销渠道清晰、安全,守护农业生产根基。
精准反诈 守住农民“钱袋子”
祖国北疆的林海雪原间,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图景正徐徐铺展。
“乡亲们,近期各种农资‘补贴’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大家一定要绷紧反诈这根弦,要是发现不对劲,赶紧报警!”在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白银纳乡,派出所民警辅警们穿梭在村舍之间,响亮的声音穿透料峭春寒,敲响防范诈骗的警钟。
大兴安岭地区韩家园公安分局新兴派出所民警辅警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精准滴灌”式反诈宣传,提醒农户在采购春种物资时务必小心谨慎,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别让辛苦积攒的财富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
大兴安岭地区十八站公安分局跃进派出所民警充分发挥以案说法的警示作用,详细讲解识别农资“忽悠团”以及防范以“订单农业”为名销售假劣农资等诈骗手段的方法,鼓励农户踊跃举报春耕领域违法犯罪线索,不断增强法治意识与防骗能力。
鹤岗、垦区等地公安机关把宣传教育当作源头治理的有力武器,走进村屯市场与群众拉家常,分析“假种子、假化肥”等涉农诈骗案例。提醒群众警惕“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等虚假宣传陷阱;叮嘱群众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指导群众通过正规渠道采购农资,仔细查看防伪标识,擦亮双眼识假辨假。
春风化雨 护农抢跑“春天里”
春耕期间,土地权属、农机使用、灌溉用水等纠纷易发。省公安厅林区公安局传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致力于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农时农事不受影响。
“田间调解室”应运而生。抽调熟悉林场工作的民警与林场干部组成流动调解小组,将调解工作延伸到地头、村头、炕头,真正做到“纠纷在哪里,调解就在哪里”。灵活采用“背靠背、面对面”等调解方式,今年备春耕以来已成功调解涉农纠纷2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平均调解时长不超过2天,有效避免了农户因纠纷耽误农时。
“三级联调”机制同步建立。简单纠纷由驻场民警当场调解;一般纠纷由民警联合林场干部调处;复杂疑难纠纷启动“警调衔接”程序,引入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等专业力量共同化解。同时,建立纠纷回访制度,对已调解矛盾进行跟踪关注,防止纠纷反复。
在林口县,各个派出所与属地村党支部建立“警村联动长效机制”,双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信息,成立“春耕矛盾纠纷排查小组”,主动摸排矛盾纠纷隐患,确保春耕期间矛盾纠纷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春耕服务热线”的设立,让村民可以随时拨打电话反映问题,真正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理。“春耕服务驿站”不仅提供法律咨询,更成为传递温情的纽带。听民生、访民情、解民忧,将“幸福和谐”送到田间地头、农户心上。
利剑护苗 织密春耕“平安网”
佳木斯市公安机关联合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以“下沉服务+精准宣传”为双翼,对农资批发市场、零售门店、乡村流动商贩等重点场所和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核查经营主体资质是否合法、种子经营门店是否依法登记备案、种子经营档案填写是否规范,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化肥、农药等违法犯罪行为。截至目前,已检查农资经营主体200余家,抽检农资产品50余批次,查处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3起。
三百公里外,伊春市公安机关同样对农资门店开展拉网式检查,对经营资质、产品来源及质检报告进行重点核查,全力打击销售假冒伪劣种子、化肥等违法行为。
与此同时,建立农资质量追溯机制,让“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实现透明监管,为农民用上“放心种、安心肥”筑牢防线。警用无人机划出守护春耕的空中航迹,实时监控覆盖万顷农田,红蓝警灯穿透林海雪原的晨曦,让制假售假者无所遁形。强化收粮点、仓储场所“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全面消除安全隐患,从源头上保障农户合法权益,将各类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平安出行 系上春耕“安全带”
随着春耕生产的全面铺开,田间地头各类农用机械、机动车的轰鸣声此起彼伏。齐齐哈尔市公安交警部门精准布控警力,为农资运输车辆开辟出一条畅行无阻的高速通道,让农民心无羁绊,将全部精力倾注于希望的田野。佳木斯市公安交警部门设立“护农绿色通道”,以春风化雨般的贴心服务为农资运输车辆铺就一条从城镇到田间的便捷通途,使承载着丰收愿景的春耕物资如期抵达。
在“春雷行动”的统一号令之下,哈尔滨市公安交警部门雷霆出击,全面打响“防事故、护春耕”的攻坚战役。稳扎稳打推进“亮尾工程”,为穿梭在田野间的农业机械车辆粘贴反光标识、悬挂反光警示牌、插挂反光示廓警示旗,将事故隐患消弭于无形,为车辆安全筑起坚固的防护堡垒。
鸡西公安机关精准把握春耕期间农民早出晚归的出行规律,向涉牌涉证、农用车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果断亮剑,以“零容忍”的态度,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全方位守护农民的出行平安,为春耕期间的交通安全撑起一片晴空。
七台河、双鸭山公安机关携手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农机具安全检测专项行动,为农机安全作业奠定稳固根基。在农村急弯、陡坡等事故高发路段增设临时执勤点,加大巡逻频次,对重点区域实施精准化、动态化管控。同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将安全出行知识如种子般播撒在乡村道路和田间地头,精心编织覆盖全域、严密高效的春耕道路安全网。
初心润土 服务农家“零距离”
“老乡们,往后车要是出了毛病,尽管给我打电话!”在绥化市望奎县的乡野间,恭六派出所民警巡逻时留意到,不少村民驾驶沉寂一冬的农机踏上春耕之路,却频繁遭遇半路熄火的困扰。运送农资车辆的顺畅通行和农机检修,成了各村亟待解决的难题。
民警们迅速行动,联合村干部组建志愿者服务队,针对辖区内的七个村划分片区、责任到村。开通“春耕服务热线”,全力为农资配送的“生命线”保驾护航;将乡里两家汽车修理铺的联系方式发送到村屯群,引导村民定期检修车辆,精准有效地化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半年冰封半年忙”。当春的气息唤醒黑土地,农民们争分夺秒,农事劳作繁忙。
绥化市庆安县公安局推出移动爱民警务服务站,涵盖户籍、出入境、车驾管等业务的多项便民利民举措。通过推行延时服务,让忙碌一天的农民在闲暇之余也能办理业务;开通线上预约服务,节省排队等待的时间;开展上门集中办理,将服务送到农民家门口;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春耕相关业务;宣传推广网上办理,让农民动动指尖就能办成事。一系列举措,将公安业务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极大节省了农民的时间和精力,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黑龙江省各级公安机关深耕“田间警务”,全链条打击涉农犯罪、全时空守护乡村平安、全方位化解民生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平安底肥”。护航春耕好“警”色,不误农时不负春。随着“田间警务”的全面展开,龙江公安积极探索为民服务新机制,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新质效,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平安和谐新“枫”景。
图片均由黑龙江省公安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