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湖评论:以技能提升激活人才红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00:24:00    

7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将“做好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置于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位置,深刻揭示了技能提升已成为打通就业堵点、激活人才红利的核心引擎。面对产业转型升级与就业压力的双重压力,唯有紧抓技能提升这一核心命题,方能筑牢民生之本,激活发展之源。

当前就业领域的突出矛盾集中表现为“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结构性错配。传统产业岗位收缩与青年失业问题叠加,新兴产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却供给不足,这一深层次矛盾制约着经济活力与民生保障。国务院《通知》大力增强政策供给,通过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扩大社会保险补贴覆盖范围、鼓励技工院校扩大招生对象等精准措施,直指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核心症结,引导劳动者技能升级与企业人力资本投入形成合力。

破解技能供需错配的路径在于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创新。上海、深圳等地区探索的产教评一体化生态链建设,通过将产业岗位标准、院校人才培养与技能评价有机融合,为全国提供了重要借鉴。其核心在于推动企业从单纯的“用人方”转变为积极的“育人方”,使人才培养紧密对接产业技术前沿动态。这种模式要求打破传统职业教育壁垒,推动学徒制培养对象扩展、龙头企业培训资源共享、技能评价权科学下放等关键改革,真正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咬合。

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在于强化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帮扶。当前部分群体在就业市场中面临识别难、提升难、匹配难的困境,亟需建立分层分类的动态跟踪与服务机制。这要求教育部门、人社部门与高校协同发力,通过建立困难毕业生精准筛查系统、提供个性化能力提升与心理辅导方案、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与岗位推荐等定向措施,实现帮扶资源的高效配置。唯有精准识别需求、靶向输送服务,方能有效提升重点群体的就业竞争力与市场适应力。

激发技能提升的内生动力必须打破人才发展的制度性天花板。长期以来,技能人才在职业发展通道、社会地位认同、薪酬待遇保障等方面面临瓶颈,制约了劳动者持续提升技能的积极性。深化技能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改革成为当务之急,需重点突破职称评审中的学历资历限制,建立以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推动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互通,并在户籍、安居、子女教育等方面落实对高技能人才的倾斜政策,使“技能成才、技能增收”成为清晰可见的职业前景。

技能提升工程既是稳定就业的压舱石,更是锻造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熔炉。当数以万计经过系统培训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持续涌入产业一线,我们见证的不仅是就业数据的积极改善,更是一个国家人力资本结构的深刻重塑与战略升级。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中,唯有持续深化技能培训改革,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就业友好型生态,才能激活创新发展的源泉,筑牢经济长期向好的基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许雄琛(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相关文章

提升民企技术人才支持力度

2025-07-14 07:45:00实时讯息

东湖评论:以技能提升激活人才红利

2025-07-14 00:24:00实时讯息

金融活水助力“银发经济” 重庆发放1.2亿养老产业贷款

2025-07-12 10:16:00实时讯息

“一件夹克适合所有人的时代已经结束” 多国代表热议不同文明相处之道

2025-07-12 09:03:00实时讯息

牛势冲天 “鸭”力全开!泉州美食姜母鸭、牛肉开启比赛了……

2025-07-10 06:06:00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