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件矿物宝石闪耀第二届桂林矿物宝石博览会

博览会吸引了众多市民和矿物爱好者前来“淘宝”。 记者韦莎妮娜 摄
近日,第二届桂林矿物宝石博览会在德天国际广场拉开帷幕。国内近20个省份、境外10个国家或地区的博物馆、收藏家、贸易商携带6万余件矿物晶体闪耀登场,为广大市民、游客和矿物爱好者带来一场“矿”世奇缘的“地心之旅”。
绿莹莹的磷氯铅矿、璀璨的紫水晶、粉色的菱锰矿、梦幻的海蓝宝……走进6000平方米的展厅,仿佛踏入了一个矿物宝石的宝藏殿堂。在橱窗的射灯照耀下,五颜六色的矿物宝石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令人应接不暇。160余个展位、180余家各地参展商拿出了矿物晶体、古生物化石、观赏石、珠宝首饰等6万余件展品参展,其中国际精品多达300多件。展品市场估值高达60亿元。
与此同时,象山区还同步举行了为期4天的招商推介活动,包括高质量发展研讨、商务投资洽谈签约、相关协会企业考察、矿晶科普、“探秘矿晶”、直播带货、无底价矿晶竞买等。重点对象山区木艺、奇石、书画三大特色产业及桂林市矿晶协会文旅城、德天旅游商品集散中心等项目开展推介。
甲天下山水,世界级矿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美丽的桂林山水,也赋予了这里世界级的地学旅游资源。以象鼻山为代表的“三山两洞一条江”“漓江双月”,正是全球最著名的喀斯特地质遗迹之一。近年来,象山区积极抢抓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战略机遇,向上发展,向下探索,积极挖掘地学旅游和矿物质文化资源,“地学+旅游”成为辖区又一张文旅融合新名片。通过引进天目地学博物空间,推出“上月山谷地溯源之旅”“南溪水事拓展运动之旅”等5条地学旅游路线,推动地学科学知识科普,用科学理论之美诠释桂林山水环境的成因,吸引天南海北的人前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换个方式看山水”。与此同时,象山区还承办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地学旅游分展、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暨地学旅游(桂林·象山)论坛等,进一步打响了辖区地学旅游的知名度和品牌度。
接下来,象山区将持续围绕“一带一园四区”建设战略,打造“根雕、奇石、书画”三个百亿产业,吸引更多人来到城南这片神奇的热土,在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中找到时间与自然埋下的“彩蛋”。
来源: 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