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鲷15万尾、斑节对虾200万尾放归大海

制图:陈欣(豆包AI)
为落实深圳市“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促进近海海洋渔业资源发展,提升政、企、研、学海洋生态保护意识,8月12日,南山区在蛇口渔港渔人码头举办首次联合生态放流活动。活动主题为“南山放流 向海而兴”,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山管理局主办,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承办。
放流的苗种经过检疫检测全部合格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讲话时强调,“本次联合放流行动有两个变化,一是从各自为战到共同守护,真正构建起共担责任、共享成果的保护网络;二是从利用为主到养护并举让取用与养护真正同步。未来,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跨层跨界合作,让南山区的这片海,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为全国海洋生态保护贡献南山经验。”
市海洋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现场宣读苗种检验结果,“本次活动所有放流的苗种全部经过深圳市海洋发展促进中心严格检疫,经检测全部合格,并在专家验收和公证处全程公证下验收合格。”
接下来,在科普讲解员的带领下,现场公众分批次参观科普宣传区,现场布置的放流物种科普介绍展板、水生动物宣传册、珊瑚缸、珊瑚标本、潜水和海洋调查装备及海底检测画面串联起沉浸式科普动线,公众通过聆听讲解和打卡互动、标本展览、环保科普等项目,系统了解海洋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保护等领域知识。
采用“岸边斜板放流法” 避免鱼苗撞击损伤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山管理局、区发改局等相关单位、企业、科研机构的代表、学生代表与现场公众分批次放流,在放流区采用“岸边斜板放流法”,避免鱼苗撞击损伤,确保存活率。现场共放流黑鲷15万尾、斑节对虾200万尾。据介绍,放流物种黑鲷和斑节对虾是本地重要的经济物种和生态链环节物种,有助于恢复近海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放流全过程由深圳市盐田公证处监督。
活动通过广泛联合、全民参与的形式,构建起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立体展示平台。南山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全方位、多层次的海洋生态保护与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科学修复海洋生态,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增强渔业资源保护素养,加快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进程,助力广东海洋强省建设。
采写:南都记者 张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