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在“百里防线”间
1947年9月7日,《晋绥日报》第二版刊载《战斗在“百里防线”间》一文。文中写道:“太原市西面八十里,由石千峰到庙尖山两个高岭据点三十里的一条沿线间,紧靠着一道小峪道川,这地带便是阎顽‘太原百里防线’之领域了。”
1946年9月,阎锡山在太原召开军事会议,确定建立以太原为中心的“百里防线”。“百里防线”北起黄寨、周家山,南抵武宿、小店镇,西起石千峰,东至罕山的广大纵深防区内,仅碉堡就建有5600多个。
阎锡山继军事上“水漫”晋中后,又加强了政治上的统治,推行“兵农合一”暴政,建立起“满天星”式的特务组织,给人民解放军烈属、干属和革命积极分子都加上了“通匪”的罪名,并推行“三自传训”“自白转生”等暴政,企图彻底摧毁党的地下组织和革命群众基础。
1947年2月17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在总结内战爆发以来开展游击战争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向全区发出《加强对敌斗争,坚持边沿区及敌后游击战争》的指示,要求各军区、军分区、地方兵团、游击队、武工队和广大民兵,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在有利条件下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为反攻收复失地创造条件。
在对敌斗争中,政治攻势工作是敌后的经常性工作之一。通过关系搞清情况,深入据点;通过政治瓦解与武装压力逼敌人缴枪;通过发动群众瓦解敌人等一系列政治攻势,削弱了敌人斗志,仅两个半月就瓦解敌军1140余名。
1947年2月11日,八分区部队迅速深入阎军敌后,首战尧城,逼退孟封、杨房营、鹅池等地敌人。16日,乘胜向北追击至北格、小店镇一带,使阎军后方空虚,兵无斗志。
17日早5时起,14个小时内,八分区部队连续攻克代家堡、刘家堡、东西里解、东西柳林庄、东西草寨、将军庄9个阎军据点,并击退太原敌军的两次增援,守敌大部被歼。战斗中共毙、伤敌50余人,俘敌150余人,八分区部队仅轻伤4名。
截至1947年10月,奋战在“百里防线”清(源)太(原)徐(沟)地区的人民武工队,进行大小战斗41次,袭击、攻克据点17处,歼敌515名,俘敌415名,夺回被抢粮食8.7万余斤、牲畜37头,解救被抓青年等150人,从坚持小块阵地发展为收复大块解放区,恢复了42个民主村政权,牵制阎军第69师、工兵师和4个保安大队。
1947年6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人民解放军在山西境内自南向北长驱直进,先后发起运城战役、临汾战役。1948年6月,华北第一兵团组织晋中战役,八分区部队积极配合主力部队参加战斗,广大人民群众自发支援前线,晋中战役取得胜利,太原周边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
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