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施升级到科学指导……2025山西全民健身“卷”出幸福感
4月8日,记者从山西省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5年工作的重点围绕“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以升级健身设施、培育品牌赛事、优化科学指导为核心,系统性推进体育惠民工程,致力于让全民健身“触手可及”,打造健康生活新生态。
设施升级让运动空间遍地开花
“健身去哪儿”的困扰如今正逐步破解。2025年,山西将统筹体彩公益金,完成80-100个社区全民健身中心的器材配备,并在20个社区养老机构加装适老化健身器材,让老年群体也能安全锻炼。同时,“国球进公园、国球进社区”项目持续推进。
针对山西山川、丘陵较多的地形特点,登山步道和户外运动场地建设成为亮点。因地制宜打造徒步、定向越野路线,满足群众户外运动需求。此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加速落地,助力体育场馆开放管理更高效,真正实现“举步可就”的健身圈。
全民参与点燃运动热情
赛事活动是全民健身的“助推器”。山西以全运会群众赛事备战为契机,构建“全运引领+品牌塑造+基层扎根”的赛事新格局。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正在紧张备战中,以群众组选拔赛为牵引,带动各地赛事活动蓬勃开展。此外,第十七届省运会群众体育项目设置及早谋划,办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重阳登高等活动。
特色赛事品牌正在成为山西体育的新名片。晋超联赛、县域足球赛、健身花戏比赛等本土赛事持续升温,冰雪项目和“三大球”推广力度加大,加强与多部门合作,开展覆盖不同人群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从“会健身”到“慧健身”
健身如何更科学?推动健身指导从“普惠覆盖”向“精准服务”升级。深化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通过培训、激励和创新服务形式,形成“人人可学、处处能练”的指导网络。进一步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与健康评估体系,针对不同人群发布差异化健身建议,尤其在“体重管理年”背景下,科学健身与健康管理的融合更加紧密。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深入基层,结合传统节日和重要节点,开展“运动促健康”主题活动,将科学指导送到社区、乡村、广场。各级体育组织横向联动、纵向贯通,覆盖农村、新建社区和特殊人群,构建起多元参与的全民健身生态。
山西晚报记者 李霈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