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观察:3月信贷需求边际改善,M1增速回升至1.6%
3月金融数据释放积极信号,信贷总量与结构同步改善,狭义货币(M1)增速明显回升,显示实体经济活力逐步修复。数据显示,3月人民币贷款新增3.64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M1同比增速较上月大幅提升1.5个百分点至1.6%,M2同比增速持平于7.0%。
一、信贷需求边际改善:居民与企业端双向发力
居民贷款结构优化,楼市回暖带动中长贷回升
3月居民短期贷款新增4841亿元,同比少增67亿元,基本持平去年同期,主要受益于消费贷利率下行及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5047亿元,同比多增531亿元,为2024年初以来较高水平,反映出提前还贷压力缓解及重点城市楼市“小阳春”的带动作用。东方金诚分析指出,二手房成交回升叠加政策支持居民中长期消费贷,共同支撑居民端融资需求回暖。
企业短贷超预期多增,财政发力对冲中长贷缺口
企业贷款仍是信贷增长主力,3月对公贷款新增2.84万亿元,同比多增5000亿元。其中,企业短期贷款新增1.44万亿元,同比多增4600亿元,显著超出市场预期。西部证券认为,这可能与企业经营周转需求回升、票据及债券融资利率上行引发的替代效应有关,同时财政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亦推动短贷需求。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58万亿元,同比少增200亿元,主因专项债置换隐性债务导致存量贷款被置换,剔除这一因素后,新投放中长贷实际同比多增。
二、M1增速回升背后的资金活化信号
财政支出加码推动M1增速反弹
3月M1增速回升至1.6%,打破此前连续两月下行趋势。东兴证券分析指出,M1改善主要源于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及企业活期存款多增。数据显示,3月财政存款减少7710亿元,同比多减49亿元,显示政府债资金拨付加快,带动资金向企业端转移。此外,居民存款新增3.09万亿元,企业存款新增2.84万亿元,反映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联动性增强。
非银存款大幅缩减,资金空转压力缓解
3月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41万亿元,同比多减1.26万亿元,拖累M2增速表现。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这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机制落地有关,同时理财收益率下行及债市调整导致资金回流表内。非银存款收缩表明金融资源加速流向实体经济,资金“脱实向虚”压力有所缓解。
政策前瞻:增量工具或对冲外部扰动
尽管3月金融数据表现亮眼,但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美国政府近期加征关税可能抑制外需,国内政策亟需进一步发力。金融时报指出,宏观政策“仍有空间和余力”,二季度财政扩张或持续加码,注资特别国债及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望支撑社融增速。中金公司认为,若外部冲击加剧,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可能提前落地,以稳定信贷需求与经济预期。
(注:本文数据及分析均基于央行及公开研报,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