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法治报·平安贵阳》丨法润校园 护航成长——修文县司法局“法治进校园”活动纪实

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护屏障,近日,修文县司法局组织法治副校长深入辖区学校,围绕“防溺水”主题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们带去一堂堂生动且深刻的法治安全教育课,用法治力量守护青少年成长。
多维课堂 筑牢防溺水法治防线
在这场意义非凡的“法治进校园”活动中,法治副校长们化身“安全卫士”,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们构建起牢固的防溺水法治防线。
在修文县第四小学,法治副校长王蓉蓉、夏静系统地讲授防溺水核心要点,从自我防护技巧到溺水应急自救手段,再到正确施救方式,层层深入。她们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民法典》相关条款,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通过剖析修文县近年真实溺水案例,解析溺水事件中各方主体的责任边界,让学生们在了解安全知识的同时,深刻认识到法律的约束与保护作用。

修文县第七小学的法治副校长曾让则重点解读“六不准”原则,指导师生掌握科学施救技能,并结合相关法律条款,明确学校、监护人的安全教育管理义务。在北大新世纪贵阳实验学校,法治副校长张国明通过真实案例,普及溺水事故的危害性,现场教授“六不准”原则,提醒学生假期出行安全须知。这些课堂将法治教育与防溺水知识紧密结合,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树立起“安全无小事,法律记心间”的意识。
创新形式 拓展安全教育维度
除了传统的讲授,法治副校长们还积极创新教学形式,让安全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在修文县明雅学校,法治副校长刘娟娟采取案例分析、现场情景模拟、互动问答、播放防溺水微视频等多元化方式,详细讲解游泳注意事项等知识。为扩大宣传覆盖面,她还与学校老师向学生家长群推送讲课内容与微视频,将安全教育延伸到家庭,提醒家长担负起监护责任,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修文县洒坪镇中心小学的法治副校长彭德志通过情景模拟演示溺水时的自救与救援方法,纠正盲目施救误区,并在活动现场发放200余份防溺水宣传手册,方便家长和学生获取更多安全知识。
修文县新村小学法治副校长史惠旭结合详实数据,深入剖析溺水高发场景与常见误区,通过现场演示,深入浅出地介绍水上活动避险措施和自救互救知识,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溺水的危险和正确应对方法。
全面覆盖 共筑平安成长环境
此次“法治进校园”活动实现了修文县多所学校的全面覆盖。从县城到乡镇,每一所学校都成为了法治教育的阵地。在修文县六屯镇中心小学,法治副校长潘立君不仅围绕防溺水开展教育,还就交通安全、人身安全、食品安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内容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拓宽了学生们的安全知识视野。
在修文县平寨小学,法治副校长潘宏娇从法律视角剖析溺水事件背后的责任红线,让学生们明白监护人、水域管理者、同伴、学校各自的法律责任。修文县小箐镇中心小学的法治副校长陈霞呼吁同学们做安全知识的“学习者”和“宣传员”,将知识分享给身边人,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在修文县六桶镇中心小学,法治副校长龙联波强调“六不准”和“四不要”原则,推动家校社携手筑牢安全防线。

此次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到溺水的危险性,有效提升了他们的风险识别和应急避险能力,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为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贡献了积极力量。
“下一步,修文县司法局将持续深化‘法治进校园’活动,紧盯学校师生的法治需求,开展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的普法宣传活动,以更丰富的形式播撒法治阳光,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修文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法治的护航下,修文县的青少年们将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付先锐
编辑 曹吟秋
二审 张谌
三审 黄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