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会让牙齿变松?别被这些误区耽误口腔健康
长沙晚报7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左巧娟)近日,周女士因牙齿松动来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牙结石堆积,牙周问题突出。医生建议通过洗牙祛除牙结石,但周女士说之前洗牙后,牙齿却变得更加松动。对此,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副主任陈世娟解释,“洗牙会让牙齿变松”是错误观念,洗牙仅是清除了包裹在牙根周围的牙结石,使原本被牙结石“暂时固定”的松动牙暴露真实状态。若不及时洗牙,牙周炎症持续发展,牙槽骨会进一步破坏,加剧牙齿松动。
洗牙,医学上称为“龈上洁治术”,是通过专业设备祛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和色素,预防和治疗牙周疾病的常见口腔保健手段。然而人们对于洗牙有着许多误解,最终延误了口腔疾病的治疗。陈世娟介绍,牙齿松动的根本原因不是洗牙造成,而是牙结石堆积引发的牙周炎。牙结石长期刺激牙周组织,造成牙槽骨吸收,牙齿失去支持而松动。如果通过规范牙周治疗控制炎症,部分牙齿松动情况可得到改善。
还有人认为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其实,牙缝变大的本质是牙结石长期压迫导致的牙龈萎缩。牙结石占据牙缝空间并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和牙槽骨吸收,牙龈逐渐退缩。洗牙祛除牙结石后,被占据的牙缝暴露,而萎缩的牙龈无法自行恢复,因此视觉上牙缝变宽。但如果放任牙结石存在,牙周组织破坏会更严重,牙缝增宽和牙龈萎缩将不可逆。所以,定期洗牙并维护口腔卫生,可以阻止炎症进展,避免牙齿问题恶化。
那健康牙齿需不需要洗牙?陈世娟表示,日常刷牙仅能清洁约70%的牙面,而牙缝、牙龈沟等隐蔽部位易残留食物残渣和细菌,会逐渐形成菌斑并矿化为牙结石。即便口腔看似健康,牙结石仍可能悄悄堆积。根据个体口腔环境差异,建议每6至12个月进行一次专业洗牙,以预防龋齿、牙周炎等疾病。
此外,许多来洗牙的市民期待洗牙后牙齿会变白。其实,洗牙的核心目的是清洁牙齿、祛除外源性色素(如烟渍、茶渍)和牙结石,恢复牙齿原本的色泽,而非改变牙齿本质颜色。对于外源性色素沉积,洗牙后牙齿会因色素清除而显得通透,但对于内源性着色(如氟斑牙、四环素牙),洗牙无法改变牙齿内部结构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