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追忆英雄 雨花英烈革命精神永存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位于江苏南京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铭刻着一段令中国人无比沉重的惨痛记忆,30米高的《和平》汉白玉雕塑,寓意对大屠杀中30万遇难同胞永恒的悼念。

纪念馆内还陈列近4000幅照片,近万件各类文物,260多部影像资料,展示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和中国战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审判日本战犯史实。

距离纪念馆8公里的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也诉说着不能忘却的历史,南京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集中殉难地。如今,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清明时节,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来到南京雨花台,祭扫革命先烈,重温红色记忆。
雨花英烈革命精神永存 清明祭扫寄托哀思
清明节,纪念碑广场上举行了庄重的纪念仪式。社会各界人士面向纪念碑默哀、敬献鲜花。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带领下,他们还将绕纪念碑一周,重温革命先烈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光辉事迹。
每年清明节,社会各界人士会自发来到南京雨花台祭扫革命先烈,来自南京金陵中学的学生们,他们今天一大早从学校出发,徒步6公里来到雨花台,这一传统已延续半个世纪。现场还有以抗日英雄卢志英命名的“卢志英中队”的学生们,学生们今天来到雨花台,老师布置了一份作业:用多彩的画笔,还原英雄们的形象。老师们希望用这样一堂课程,让孩子们明白,雨花英烈不只是书上的一段文字,更是心向光明的有血有肉的伟大的人。

今年清明,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又有一批新的历史资料和大家见面,如雨花英烈张炽早年写给家人的信,信中表达了张炽要做有志青年的人生追求。

为了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到革命事迹日常宣讲传承中,纪念馆持续推进“小雨滴志愿者”工作,在节假日、周末为参观者讲述英烈故事,包括雨花英烈后代在内,“小雨滴志愿者”总人数超过3600人。
战争的硝烟远去,但雨花英烈的精神永存。
责任编辑:赵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