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饮食上注意“两多吃、一慎吃”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陈安妮)清明,不仅与踏青、扫墓等习俗有关,还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熊暑霖今日表示,清明前后这段时间里,大家要注意防“春瘟”,饮食上要记住“两多一慎”。
柔肝、祛湿食物多吃,“发物”慎吃
熊暑霖认为,柔肝食物要多吃。中医学认为“春与肝相应”,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食物,以清补为主。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补肺;淡菜,益阴,利肝。
祛湿食物也可多吃。由于清明雨水多、湿气较重,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一些健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
注意“生发”食物要慎吃。中医认为,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是多种慢性疾病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易复发之时,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发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讲就是指易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
“春瘟”是对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统称
清明时节,气候非常不稳定,此时升温速度很快,昼夜温差加大,这种天气会妨碍人体呼吸系统防御功能的发挥,使人免疫力下降,更易受到各种病菌的侵扰。所以,清明时节我们应积极预防“春瘟”。
熊暑霖介绍,“春瘟”并非指某一种疾病,而是对春季较常见的传染病的统称,它们大都发病急,热象偏盛,很容易伤阴,传播速度非常快。从现代的医学来看,这些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大叶性肺炎、白喉、皮疹、 流行性脑膜炎、皮炎、脚气等。
因此在清明时节,应常开门窗,居室通风透气;在紧张工作的同时要注意休息,给自己足够的睡眠时间;平时要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的好习惯。
穿衣宜下厚上薄,适度做健身运动
熊暑霖表示,清明时节,在穿衣上适宜下厚上薄。因为在这个时期,北半球阳光逐渐增多,天气日渐暖和,但日夜温差较大,而且还不时会有寒流侵袭。此时养生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尤其应注意下肢及脚部的保暖,穿衣以下厚上薄为宜。“勿极寒,勿太热”,最好能微微出汗,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
清明是最好的踏青时节。清明节气虽要注意防“春瘟”,但人们不可闭门不出,更不能坐卧过久。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清明时节雨纷纷,阳光少见,更应保持乐观的心态,要常到户外或河边、湖边散步,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进行适度的健身运动,这样可以驱散下雨天心中的阴霾,让身心得以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