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溪县多维应急网织密基层安全屏障
“报告县指挥部,竹溪县前进村出现山体滑坡险情,请指示!”
“请立即发动村应急救援力量,将受灾群众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域!”
在湖北省十堰市水坪镇前进村应急服务驿站应急指挥中心,驿站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向县应急指挥中心进行险情报告,以及县、镇、村三级指挥中心连线指挥调度场景。

“溪安行·为基层赋能”应急培训现场,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讲解破拆工具的使用。受访者供图
前进村应急服务驿站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县、镇、村三级应急指挥中心现场一览无余。“村级视频调度会议系统全天候连线开放,保持与县、镇两级指挥中心实时联络。”驿站工作人员介绍。
截至今年6月份,竹溪县应急视频调度会议系统已实现县、镇、村全覆盖,且全部互联互通,其中县级一级会场1个,县直、乡镇二级会场20个,村三级会场320个。结合已配备的森林防火高点视频监控、北斗卫星电话及其他各类现代通信装备,竹溪县已搭建起全县基层应急体系的“神经网络”,为做活“基层应急能力建设”这盘大棋,下出了关键一手。
近年来,竹溪县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已建成覆盖全县的基层应急服务网络。
“让村民避得险情,住得安心”
“当时离村最近的避难场所也远在5公里外,62位受灾群众的转移成了大问题,我们既要与灾情竞速,又要保证受灾群众转移后能安稳暂住至灾情结束。”竹溪县水坪镇前进村党支部书记周小平介绍2023年前进村牧羊沟大面积山体滑坡灾情时说。
该次滑坡总面积443立方米,总体积为1.2万立方米,山体从上至下有多条贯穿大裂缝,随时可能发生更大规模的滑动,严重威胁周边23户62名居民的生命安全。
虽然竹溪县及时统筹救援力量,在2小时内成功转移了全部受灾民众,但是转移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村民叫应难、转移难、避险难等问题。
原来,因为避险地点较远,许多村民放心不下自家牛、羊等财产,不愿意转移;另一方面,避险转移后还有不少村民强烈要求回到还未解除风险的家,喂养自家牛、羊等牲畜。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周小平组织村干部们将居民牛羊集中转移至安全地区,并由村干部暂时喂养。
“避险转移工作出现了许多突发情况,虽然没有出现大的纰漏,但无疑,我们当时并没有交出一份让人民群众完全满意的答卷。”周小平说。
为了避免类似的窘境再次出现,两年来,周小平走遍村内大小山头,挑选应急避难场所的合适位置,并全程参与村应急服务驿站其他功能区的建设,以及工作机制设计。
“现在村子里新建了应急避难安置点和应急服务驿站,驿站服务好,生活设施齐全,村民们也都愿意配合工作了。”周小平说。他的汽车后备箱也一直放着一副铜锣,只要出现紧急情况,铜锣一敲,便是全村进入应急状态的“冲锋号”。
高标准打造“一站式”应急服务
为了让群众撤得走、住得安、不返回,以前进村为代表的基层应急服务驿站充分运用现有资源,将村集体建设的家风馆、老年幸福食堂、安幼托育中心与应急服务驿站相融合。在避险点设置了临时安置点、休息室、食堂、餐厅、游乐室和会议室,并储备了各类防火、防汛、防灾物资。应急转移路线上,还设置临时医疗服务点。应急服务驿站工作人员介绍,医疗服务点可为避险转移群众提供必要的紧急医疗处置服务。
竹溪县集中力量在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好的村落进行应急服务驿站建设,既将服务力量集零为整,更好地辐射条件较差的村落,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约建设成本。
竹溪县因地施策,对人口密集乡镇采用“133” 模式,即1个乡镇建3个驿站,每个驿站服务覆盖3个有风险村;对人口稀疏乡镇采用“123”模式建设,即1个乡镇建2个驿站、每个驿站覆盖3个有风险村。
每个应急服务驿站深入服务覆盖村走访调研,摸清各村风险,编制风险明白卡,逐一上门走访发放“明白卡”,让潜在风险“明白到户”“明白到人”。
“对于少数不识字、年龄较大的村民,驿站工作人员上门,不厌其烦为他们讲解,直到村民真明白。”竹溪县水坪镇平安建设办工作人员王子贞说。
针对各乡镇、村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竹溪县应急管理局持续开展“溪安行”系列活动,为基层应急能力提升赋能充电。
“县应急管理局直接向各乡镇、村提供‘点单’式培训服务。”竹溪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竹溪县共开展各类培训30余次,累计覆盖基层应急服务人员2500余人。
安全管理一“码”当先
竹溪县应急管理局以“溪安行”系列活动为契机,将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延伸到了企业安全管理领域。近日,竹溪县应急管理局在竹溪瑞城水泥有限公司成功落地首张“溪安行·安全码”。
走进该公司厂区,“溪安行·安全码”张贴于大门入口处。通过手机扫码,入厂人员可一键获取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图、紧急疏散路线等应急核心信息,更可通过“六大安全板块”——风险分级告知、智能出入管理、人员防护规范、现场管控细则、特殊人群提示及应急响应机制,完成全流程、沉浸式的入厂安全教育。相比传统纸质手册,动态更新的电子化内容让安全知识更鲜活,二维的厂区地图使风险点一目了然,真正实现“扫一码知全厂安危”。
竹溪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竹溪县应急管理局将逐步建成县、企联动的“溪安行”智慧监管平台,实时监测企业重点岗位安全教育覆盖率、隐患整改率等关键指标。以科技手段,直插安全管理基层一线,“云上”提升全县安全监管水平。(谢家兴 李春)